家長最擔心、學生最開心的人工智慧(簡稱AI)主題來了!AI領航者李開復博士要給青年什麼樣的啟示與洞見呢?此篇書摘帶您快速瀏覽重點。

在數位化的時代下,AI是最重要的關鍵字。然而,多數人對於AI這個名詞總是敬而遠之,甚至覺得是毀滅人類的工具,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?李開復博士用12封信來提醒青年應如何因應AI時代。

第1封:談人生意義:AI時代,有思想的人生更出色

一、AI無所不在,與生活息息相關

AI不只是人形機器人,而是早已在生活中被廣為運用,例如:

  1. 蘋果手機的「Siri」:是AI助理的應用,包含語言辨識、語音合成與對話功能。
  2. 「今日頭條」:能歸納個人喜好推播內容,還能以閃電速度自動撰寫稿件。
  3. 「Amazon GO」:是無人商店的實現,識別客人、購物、結帳一氣呵成。
  4. 「阿里雲人工智慧ET」:能自動創作春聯,是阿里巴巴在2017年的發明。

二、人類若借助AI,便能設計出一個全新的「科技與社會藍圖」

1885年賓士汽車創始人Karl Friedrich Benz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輛馬車式三輪車,但當時的人們卻嘲諷此為「散發著臭氣的怪物」。時自今日,汽車已是再普遍不過的產品。

數百年前人類就藉著車輪和風帆周遊整個地球,數十年前藉著火箭發動機登陸月球。

三、思想才是人類最珍貴、無法取代的價值。

若不想在AI時代下失去人生的價值,首先要先認識AI的限制。

  1. AI無法像人「領悟生命意義與死亡內涵」,它不具情感。
  2. AI難以「跨領域思考」與「理解複雜思想」。如同詩詞不僅描繪景色,更涵蓋作者的際遇與心情。
  3. AI不具「獨立的思想」,它本身只能執行與探索任務,而不具備目的性。

李開復博士提醒青年,若要成為有用的人,必須從現在開始找到自己的「獨特之處」,擁抱人類獨有的價值,成為一個在「情感、性格與素養」上都更全面的人。

努力當一個有「思想」的人。

第2封:談學習  

一、人類獨有的七大優勢,找到「不被取代」的能力

跨領域推理

抽象能力

知其然,也知其所以然

常識

自我意識

現在許多科學家在教AI認識【人類情緒處理】的過程,但也都是程式計算的結果,並非感同身受。

審美

情感

二、給青年的五大建議

找到興趣、最愛、擅長的事

珍視好奇心、批判思維、創造力

學會人機協作,重視人際互動與情感

追隨自己的心

挑戰極限

在AI時代中,應避免程式化、重複性、記憶與練習就可掌握的能力,這是最沒有價值的,能靠AI便能完成。人應善用「綜合素質」的能力,如:分析、決策、審美、創造、情感等。在人生中也要持續探尋內在渴求的目標,發揮獨特性、降低被取代性。

更多本書精彩內容將於覺知素養教育雙月刊中逐步為您解析!


李開復給青年的12封信
圖片來源:博客來網路書店 (如有侵權煩請告知下架)

書名:李開復給青年的12封信
李開復博士小檔案:

曾於蘋果公司矽谷圖形公司微軟Google等企業擔任重要職位

編輯團隊/台灣展威文化教育公司
責任編輯/蕭崴仁
統籌編輯/唐璽